一、為什麼需要協商劇場?
當面對高度複雜、跨領域的公共議題時,例如核廢處置、工業轉型、再生能源、AI科技或青年參與政治,傳統的公聽會或聽證會往往無法充分容納多元觀點,也難以讓不同立場的參與者真正理解彼此的處境。協商劇場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困境而生。
協商劇場結合公共議題、藝術介入與公民參與,透過角色扮演與情境模擬,讓參與者能夠進行深度對話,發掘潛藏的矛盾與共識,進而探索解決方案。

適用議題:
- 環境議題(如核廢料處理、氣候變遷)
- 都市規劃(如風電選址、設立火葬場)
- 能源轉型(如核能存廢、再生能源推廣)
- 人權議題(如助孕議題、死刑存廢)
- 熱門事件(如塑化劑、動保議題)
二、為什麼選擇我們的協商劇場服務?
創新民主中心(Centre for Innovative Democracy, CID)是台灣致力鑽研社會溝通方法、設計協商劇場的團隊,結合劇場專業、公共參與與多元的社會議題研究方法,打造出具有高度靈活性與客製化的協商劇場服務。
服務特色:
- 跨學科團隊:整合劇場、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專家,確保劇本的真實性與社會貼近度。
- 在地脈絡建構:充分考量地方特性與社會背景,確保情境模擬與角色安排符合現實經驗。
- 多元角色設計:引入非人角色,激發更多元的觀點與創意,突破傳統的二元對立,讓參與者不再只是選擇「社會」/「自然」或「對」/「錯」如此二分法。
- 行動導向:不僅僅是討論,強調實際行動與後續影響,從劇場到實際政策進行有效連結,深化在地溝通,凝聚社群。
三、完整流程與模式介紹
劇場模式:適合大型營隊、長期課程
- 前期規劃與議題設定:與主辦方共同協作,釐清議題焦點與參與目標,進行在地訪談與資料蒐集。
- 編劇與排練:由專業劇場人根據真實素材發展劇本,多次排練,確保角色內化,呈現真實樣貌。
- 正式演出:包含角色肢體訓練、分組討論與即興反應,適合深度體驗與角色投入。
- 成果彙整:提交成果報告或建議書,並可納入政策建議,包含參與者心聲、在地社群、實際利害關係人與觀看展演民眾之回饋。
預算規模參考:
- 營隊:詳細內容需談定,以實際報價為主。
- 長期課程:視議題複雜度與角色數量而定,以實際報價為主。
課程模式:適合工作坊、短期活動、社區
- 前期準備:提供角色卡、腳本範本,參與者自行準備演講稿。
- 快速角色建立:不需長時間排練,只需建立議題知識的前理解、引導,即可由學員在課堂上即興發揮。
- 小組互動:由桌長帶領小組成員進行情境模擬與立場辯論。
- 成果彙整:快速蒐集參與者回饋,並馬上透過回饋進一步學習。
預算參考:
- 一堂課:以實際報價為主。
四、主辦方需要準備什麼?
- 議題設定:需設定議題範疇,確定想要探討的焦點,可與CID一同商討。
- 利害關係人研究:如果議題涉及多方,需要進行前置研究,確保角色設定貼近真實。
- 期望細緻程度:需討論是否安排學員訪談、專家分享或田野場勘,這將影響活動深度。
- 產出形式:決定活動是以劇場、營隊、課堂,還是意見收集為主。
例如:政府推動政策時,希望了解各方的內在想法,透過劇場引導參與者表達內心想法,突破單純的「正」、「反」表態,引導真實心聲。

五、過往案例與常見Q&A
- 協商劇場:核廢的未知數(2020台北雙年展),歷經三個月的時間。在台北市立美術館(北美館)模擬核廢料處置的協商劇場,參與者包括政府官員、學者、當地居民與非人角色(北海岸土地、核子燃料棒),探索時間跨度長達二十萬年的環境責任與世代溝通。
- 口袋教案:核廢料選址(文化大學課程),時長為兩堂課。以北海岸的核一和核二廠為背景脈絡,設定周遭一帶被納入核廢料中期暫時貯存場候選場址,並模擬政府舉辦地方說明會的情境。本教案有「熟悉角色」、「政策說明會情境」、「突發狀況」和「記者會情境」,除了有既定的框架情境,更有突發狀況,考驗學員臨場反應,增添趣味。
- 媒體識讀:核廢知識大探索(中正大學、中教大課程),時長為一堂課。透過多媒體素材如:電影。讓學生連結「核廢料」、「核電廠」相關元素,透過資訊查找方法,引導出新聞、文獻與影音資訊,一步步帶領學生認識核廢議題,並透過角色卡設計、模擬情境討論將艱澀的知識轉為易了解的互動,從而實踐審議式的討論與培力。



Q:什麼是協商劇場?
A:協商劇場是一種以「模擬對話/角色扮演」為核心的互動工作坊,透過劇場手法讓參與者以不同視角重新理解衝突或分歧,找到更有建設性的溝通與協調方式。
Q:這和一般的溝通訓練有什麼不同?
A:一般訓練著重知識傳授,而協商劇場強調「身體參與」與「情境還原」,讓參與者透過角色扮演、即興對話與觀察他人演出,從情緒、關係、語境三層面深入理解協商的複雜性。
Q:適合什麼樣的團體使用協商劇場?
A:協商劇場非常適合以下團體:
-團隊成員之間有合作摩擦
-跨部門需協調決策
-學校、非營利組織需培養溝通文化
-公部門推動政策
以上都非常適合使用協商劇場進行多層次的對話。
Q:協商劇場是否需要表演經驗?
A: 完全不需要。協商劇場是以「經驗」為核心,不以演技為主。我們會設計循序漸進的活動,幫助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進入角色、參與情境。
Q:一場活動需要多久?
A:視需求而定,一般分為:
-迷你體驗(1.5~2 小時)
-半日工作坊(3~4 小時)
-深度探索(6~7 小時)
亦可客製連續課程(例:每週一次,連續 4~6 週)
Q:活動會觸及個人隱私或創傷嗎?
A:我們會在設計階段設定安全框架,尊重每位參與者的心理界線。劇場情境多以中性案例為主,若為真實案件重現,會事先進行意願與風險評估。
Q:是否提供企業內訓或客製化課程?
A :可以。我們可依企業需求客製化內容。設計出專門符合企業內部的課程。
Q:費用如何計算?
A:將會依據活動時數、人數、客製化程度及交通地點等而異。我們提供初步免費諮詢,並在了解需求後提供詳細報價。
Q:這種活動是否可以線上進行?
A:可以。我們有設計過線上版的協商劇場,透過 Zoom 分組、腳本模擬與即時討論等方式,維持互動與臨場感。
Q:如果參與者當場情緒波動,怎麼辦?
A:我們的帶領人都受過基本心理安全訓練,能在活動中穩住場面、引導情緒。我們也會在活動前後提供心理支持資源建議。
六、想要討論議題,請聯繫我們!
CID已經透過各種形式協助超過2,000位公民理解議題,並達成教育培力,此外更辦理達117場的相關座談,在這其中運用了48種工具協助民主進程,讓複雜的議題得以被理解,政策能夠被推動。
艱困的議題、複雜的利害關係,衝突的在地社群,不論時長與形式,只要想討論議題,都歡迎聯繫創新民主中心CID,讓我們共同探索協商劇場如何為您的議題帶來全新對話空間!
協商劇場讓行動,成為可能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