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服務與內容,本網站使用數據分析技術。若您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,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此技術,關於更多相關隱私權政策資訊,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

什麼是協商劇場?打開民主討論的第一步

2025/07/21 cids

一、什麼是協商劇場?——社會對話與知識轉譯的創新技術

  協商劇場(Negotiation Theater)是一種創新的公共討論模式,透過社會對話與知識轉譯,讓參與者能夠換位思考,理解不同立場,進而找到共識。這種方法由法國社會學家布魯諾.拉圖(Bruno Latour)與巴黎政治學院於2015年首次提出,並展開為期五天的模擬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1,讓全球200名學生體驗如何在衝突中找到共同解決方案,或開啟後續行動的可能性。

協商劇場的核心特點

  • 多元視角與社會對話:包含人類角色(如官員、社區代表)與非人角色(如土地、河川、核子燃料棒),強調多樣立場的碰撞與對話,並把平常不會被關注的元素加入。
  • 知識建構:讓複雜議題能夠在短時間內呈現在參與者面前,做到議題推廣與倡議。
  • 知識轉譯:將複雜的議題與政策數據轉化為易於理解的角色對話,讓不同背景的參與者能夠進行有效溝通。
  • 民主培力:不只是理性討論,還強調情感共鳴與立場轉換,培養參與者的民主素養與溝通能力。
  • 行動呼籲:在情境討論的過程中,由各方不同立場的人產生行動方案或者新聞稿,試圖將劇場產生的動能帶進現實。
Theater negotiations 04
(2020年北美館台北雙年展,協商劇場「核廢的未知數」,核子燃料棒的開場。)

應用範圍

  • 環境議題(如核廢料處理、氣候變遷)
  • 都市規劃(如風電選址、設立火葬場)
  • 能源轉型(如核能存廢、再生能源推廣)
  • 人權議題(如助孕議題、死刑存廢)
  • 熱門事件(如塑化劑、動保議題)
Theater negotiations 08
(2020年北美館台北雙年展,協商劇場「核廢的未知數」,台電後端處處長張學植分享。)

協商劇場可以做到什麼?

協商劇場讓難以發生的溝通場合實驗,拉近不同立場角色齊聚一堂,彼此一同激盪出新的政策溝通方向,同時凝聚在地社群,讓行動成為可能。

二、那一年,CID遇見協商劇場

  創新民主中心CID的核心概念是建構跨領域的對話,以討論、協商、諮詢和共同行動的方式來面對複雜問題,建立共識和促進民主參與,推動公民參與在體制內外的發展,以及對公共政策的產生正面影響。主要工作項目包括:

  • 教育培力:CID將議題轉為課程元素,讓不同對象「先學習,再參與」,並搭配趣味方式,提升學習效果,讓大家能夠切入議題、協助政策制定,共創民主討論的新途徑。
  • 研究論述:CID透過轉譯與擴散的專業方法,結合利害關係人脈絡及跨領域知識,創造各方參與合作的意願與行動,並促成各界(包括公部門系統、學校教育系統、博物館/美術館系統、社區網絡系統)的相互連結。
  • 實務推動:CID使用社會調查方法、參與式治理設計、大數據、訪談、民調、焦點、社會需求調查、視覺化資料、論文將民主討論,落實於政策實踐中,促進資訊透明和社會對話,協助各方利害關係人共同思考議題推進的可能。

  CID相信,民主實踐與創新治理的本質,不只是政治制度改革,更需要仰賴公民社會中,不同社群與民眾的公共想像,以及彼此協商、理解與妥協的培力。

三、協商劇場,則是嘗試再現所謂「好的討論空間」

  CID團隊發現,不同社群對於核廢料存放有完全不同的詮釋角度。

  核廢料議題本身涉及的,不只是技術層面的處理,還包含長期時間尺度、跨專業領域、多方利害關係的挑戰,需要更深層次的社會討論,非傳統公聽會可以處理。

  因此,CID決定引入協商劇場這種創新的討論模式,加入如核廢料、北海岸土地等非人角色,嘗試重新建構社會對話與知識轉譯的方式,讓人們可以跳脫以人類為中心的視角思考,更將視野拉得更廣闊,思考人類與環境之間的互動。這場「核廢未知數」的劇場,是台灣首次將協商劇場應用於公共政策與環境治理的案例。

  協商劇場的特點在於其多樣性與開放性,不僅是議題倡議,更強調實踐中的對話能力、情境理解以及不同角色的交錯互動,這些要素讓協商劇場成為一種強大的社會對話工具,特別適合應對高度不確定性與多方利益衝突的議題。

  除此之外,CID更將協商劇場以不同的形式進行產出,除了有為期三個月的大型劇場,也能依照溝通需求、涉及層面,設計成多日營隊、單日營隊,以及單堂課程等口袋教案,讓協商劇場的應用更深更廣。

Dsc02387
(「從科技物到科棄物,核廢料選址」工作坊,學員拿到角色卡,十分生動有趣。)
Dsc02495
(「從科技物到科棄物,核廢料選址」工作坊,連「經濟部的公文」安排都十分到位。)

四、協商劇場的如何進行?三點帶你快速了解:以「核廢的未知數」為例

1.議題設定與知識建構

  協商劇場的設計,始於對議題的深入理解。在2020年的台北雙年展中,CID以「核廢料存放」為主題,設計了一場跨越二十萬年的對話劇場。這樣的劇場,需要先進行資料蒐集與利害關係人訪談,確保劇本能夠反映真實的社會對話場景。

  並且讓參與者補足核廢料、核電的相關知識與脈絡,建構知識背景,達到理解、推廣議題的效果。

2.角色建立與情境安排

  • 多元角色建立:包含政策制定者、一般市民、地方代表,甚至是「用過的核子燃料棒」與「北海岸的土地」這樣的非人角色。
  • 情境模擬安排:模擬真實的決策會議,例如以「行政院非核家園專案推動小組」為劇場背景,讓參與者在情境中能有交鋒對談,在衝突中嘗試理解不同立場,並培養民主素養。

3.排練與正式演出

  • 肢體訓練:讓參與者理解如何用身體語言表達角色立場,這也是一種知識轉譯的過程。
  • 預演與修正:通過小劇場練習,讓參與者更熟悉角色,並找到合適的表演節奏。
  • 即興反應:鼓勵參與者在面對突發對話時能靈活應對,並保持角色視角,這對於培養民主素養至關重要。

五、透過沉浸式討論,帶領公民向前進

協商劇場,可以處理複雜議題,如核廢料、工業轉型、再生能源、AI科技,不僅能形成跳脫傳統公聽會的多元觀點,更能加入非人角色,使人們更易於理解自身與環境的連結。有助於後續永續、環保與轉型等政策推動,更凝聚在地社群,打開溝通與政策對話的空間。

  現在已經對協商劇場感興趣了嗎?若想要理解協商劇場,除了可以閱讀《「協商劇場」在北美館:藝術、科技與公眾參與的五場教學實驗》、《不是科學家,純屬跨域公民的視角--再現科學證據的影像紀錄與劇場表現形式》外,也可直接洽詢創新民主中心。

  CID已經透過各種形式協助超過2,000位公民理解議題,並達成教育培力,此外更辦理達117場的相關座談,在這其中運用了48種工具協助民主進程,讓複雜的議題得以被理解,政策能夠被推動。

  事不宜遲,趕緊連絡創新民主中心(Centre for Innovative Democracy, CID),成為你的議題討論百寶箱!

Dsc02951
(「從科技物到科棄物,核廢料選址」工作坊,CID成員正帶領「春日市」居民進行討論。)

cids

熱門文章

訂閱最新消息

對審議民主有興趣嗎?
訂閱我們,未來有新文章寄給您 !

訂閱服務確認

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,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

訂閱失敗

暫時無法接受訂閱,請稍候重新嘗試

熱門標籤

我們正在招募合作專案,如果您有以下需求,歡迎填寫表單:

您是議題主理人,想引入審議式民主技術,幫助討論嗎?或您是學生,想要參與審議學習,歡迎來嘗試新的溝通方法!

tips_and_updates訂閱最新消息

訂閱服務確認

已發送 Email 驗證信給你,請點擊信件連結以完成訂閱程序

訂閱失敗

暫時無法接受訂閱,請稍候重新嘗試